连日来,桂林市七星区穿山街道公共安全办公室以“三月三”活动为契机,在民俗活动中融入反诈系列宣传活动,让群众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反诈知识,增强防范意识,进一步筑牢了反诈“防护墙”,将“平安心”传递到人民群众中。
在桂林市七星区穿山街道三月三活动现场,辖区群众身穿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在热闹欢乐的氛围里感受独特的民族风情。在活动期间,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结合身边真实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的方式向群众介绍电信网络诈骗常见的种类、危害,揭露诈骗犯罪分子惯用的手段和伎俩,有针对性地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起有效的反诈意识和防骗措施,指导群众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
“我手机上经常接到推销电话和垃圾短信,有的时候甚至说我中奖了,信息内容特别吸引人,让人忍不住想点进去看看,现在经过工作人员讲解后知道了这都是他们的诈骗套路。”参加现场活动的秦阿姨说道。在穿山村委活动现场,穿山派出所的民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面对面为村民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和防骗技巧,并通过真实案例引导村民在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让村民在节日里增强反诈意识,筑牢防骗反诈防线。
融和社区联合辖区民警持续开展反诈宣传,借力“警格+网格”双网融合。线上,利用微网格群将反诈信息推送到辖区所有居民微信群,以发生的电诈真实案例,向居民群众解读不同类型的诈骗套路和细节。线下,民警与网格员开展入户宣传,沿街商铺醒目位置张贴反诈宣传单,民警采用以案释法,以案警示的方式向居民详细讲解诈骗手段、让居民警惕各类诈骗信息。融合小网格拉近了警民关系,让居民群众了解电信诈骗就在身边,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近日,穿山街道在跃进中心校开展“广西三月三·法治在八桂”民族法治宣讲活动。活动将民族法治政策传递给师生的同时,结合学生高发的网购、代购、交友、游戏充值等案例,通过以案释法和现场互动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解读最新诈骗手段和高发骗局,让学生在遭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时做到不理睬、不惦记、不轻信、不泄露、不转账,一旦发生被骗,第一时间报警。提醒师生不要将个人的电话号码,微信号,QQ号、支付宝等有偿租借给陌生人,防止成为电诈的帮凶甚至施诈者。通过此次法治宣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在校师生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覃枝俏)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