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yuán)木(mù)警(jǐng)枕(zhěn)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时间:2024-10-24 14:33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男子名叫余英生,1996年之前年纪轻轻的他就担任蚌埠市某区区长助理,是组织部重点培养的干部,妻子韩露年轻漂亮,夫妻二人感情很好,生下了一个十分可爱的儿子,就是这样前途似锦,时分美满的家庭,却在1996年12月2日被命运强行修改了剧本。

  当天早上于英生送完孩子上学,跟往常一样去单位上班,刚到单位不久就接到岳父打来的电话,让他赶紧回来家里出了大事。

  于英生放下手头工作急忙返回家中,进门就闻到一股刺鼻的煤气味儿,原本应该放在厨房的煤气罐此刻竟然出现在了卧室,就在煤气罐的旁边还有一根尚未燃尽的蜡烛。

  紧接着他就看到了永生难忘的一幕,妻子韩露一动不动地倒在床上,衣服被人全部掀开,口鼻上压着枕头,颈部被刀割开了一道深长的口子,鲜血已经浸透了床单,妻子被人杀害了。

  当地警方迅速赶到了现场,于英生含着眼泪请求民警一定要抓住凶手,不料在一周之后,于英生不但没能等来公道,等来的却是一副冰冷的手铐。

  警方经过现场勘查发现门窗没有撬开的痕迹,认为一定是熟人作案,随后警方听说夫妻二人发生过激烈的争吵,于是就认为于英生的作案嫌疑重大,他简直无法相信,就因为夫妻之间的一次吵架就被关到了局子里,经受了七天七夜的刑讯逼供。

  起初于英生拒不认罪,父亲也在想方设法替他申冤,就在家人积极奔走的时候,警方却在12月19日这天突然宣布于英生已经自己招供。

  根据警方提供的供词,案发当天于英生与妻子因琐事发生了争执,厮打中他用棉被将妻子闷死,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于英生伪造了强奸杀人的现场,并且企图通过引燃煤气来毁灭证据。

  随后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不公开审理,最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于英生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消息一出舆论一片骂声,岳父母更是将于英生视为仇人,只有于英生自己知道,在这份口供的背后,他到底经受了怎样的折磨。

  伴随着冰冷刺骨的凉水浇遍全身,于英生被冻得嘴唇发紫,身体与内心都已经彻底凉透,只能用冻僵的双手认下自己的罪行。

  写下认罪书的最终目的”,明明是屈打成招,但是在那个重口供轻证据的年代,他的这份口供就成了定案的依据,这让于英生心里无比的悲愤。

  一审判决之后于英生提出了上诉,然而经历了六年六审依然没能翻案,2001年7月,安徽高院做出终审判:

  ,拿到判决书的那一刻,于英生好像心里的最后一口气也断了。在入狱服刑期间,于英生最担心的就是父亲的身体,即便监狱允许他也不敢给父亲打电话,

  于英生哭着说道。但于英生不知道的是,这些年里父亲始终没有放弃为他申冤,终于在父亲的坚持下,2007年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注意到了这起特殊的案件。

  于英生的几次供词出人很大,开始他并未承认自己与妻子发生过关系,后来在法医鉴定报告中发现了精斑,随后于英生才把这条加入了口供中,如此反复的供述很难让人相信其中的真实性。

  结合连续七天七夜的疲劳审讯,不排除非法取证的可能,为了弄清楚真相,检方子啊监狱里找到了于英生,见到检察官的那一刻于英生终于忍不住落泪。

  律师将这条证据提交到了省高院,高院也要求发回当地重审,然而中院并么有采纳这条关键性的证据。1998年4月7日蚌埠中院作出判决: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