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8日消息(记者 庞婷)11月8日,记者从2023-2024年北京市森林防灭火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9月,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首都新形势下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结合首都实际,将森林火灾受害率设置在0.7‰以内,高于国家标准,提出发展多样化基层扑火力量措施,重点加强乡镇级森林消防队伍建设,2025年底前实现重点有林乡镇全覆盖。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杨永军介绍,《方案》对防控责任、预防监测、指挥扑救、综合支撑等4个体系16个方面的工作做了针对性部署。
在完善预防监测体系方面,北京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用火行为、加强可燃物清理、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做好源头综合治理。系统谋划林区防火阻隔系统、道路、蓄水池、检查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生态防火理念,推广耐燃树种,构建多样化生物阻燃带、生物围栏,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结合新型集体林场建设,逐步推进生态林管护员政策改革,优化防火管护队伍结构、力量、装备等,建立健全市、区、乡镇、村四级森林防火巡查巡护机制,提升防火管护能力。
在完善指挥扑救体系方面,北京巩固“国家队伍为专业支撑、市级队伍为机动增援、区级队伍为主力、乡镇队伍为基础”的四级力量体系,加强各级森林防灭火指挥机构和主管部门业务能力建设,提升指挥调度能力。推进规范化建设达标,加强以水灭火能力建设,持续提高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水平。通过加强乡镇级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推广有林行政村“五个一”经验做法,指导乡镇专职消防队伍、村微型消防站拓展森林消防救援能力,发展多样化的基层扑火力量。制定实施森林防灭火领域无人机和直升机应用三年行动计划,提升航空消防救援能力。
在完善综合支撑体系方面,推进“智慧应急”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森林防灭火大数据平台建设,深化森林灭火作战指挥调度平台应用,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强智慧防火、智能灭火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形成有效的科技支撑。加强京津冀区域协作和联防联控,深化与驻京部队的协同联动,形成有效的协同支撑。
“通过推动建设森林防灭火大数据平台,加强森林防灭火基础数据库建设,实行森林防灭火基础数据‘一张图’管理。深化森林防灭火作战指挥调度平台应用,加强应急指挥车、便携式卫星地面站等设备配备,完善智慧化指挥作战模式,实现应急通讯‘一张网’。”杨永军说。
此外,《方案》进一步完善防控责任体系,细化行业部门管理责任,明确了应急、公安、园林、文旅、民政、城管、交通、消防等相关部门的责任。压实经营单位和个人责任,建立健全森林防灭火责任制,划定责任区,确定责任人,签订责任书,认真落实各项火灾防控措施。严肃追责问责,坚持依法快查快办、有灾必查、失责必追,对森林防灭火工作中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依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11月1日,全市已经进入新的年度森林防火期。杨永军表示,从形势研判看,今年秋冬季全市降水偏少、温度偏高,林下可燃物载量持续增加,林区旅游活动密集,如不能有效管控违规农事用火、祭祀用火、野外用火、施工作业跑火、输配电设施设备起火等问题,发生森林火灾的机率将会大幅增加。
杨永军强调,各区、各部门要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按照全市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抓好措施细化和任务落实,力争重要区域、重点时段不起烟不着火,全力压减一般森林火灾数量,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
同时,他也提示广大市民朋友,积极支持首都森林防灭火工作,自觉遵守野外用火的法律法规,不在森林防火区内吸烟、用火,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
《关于全面加强首都新形势下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实施方案》将北京森林火灾受害率设置在0.7‰以内,高于国家标准,提出发展多样化基层扑火力量措施,重点加强乡镇级森林消防队伍建设,2025年底前实现重点有林乡镇全覆盖。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