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就在天津!
时间:2025-07-09 08:10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我市35名数字人才获得全国首批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我市成为全国首个颁发智能制造、区块链、数字化管理师、人工智能4个数字技术职业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省市。目前,我市共组织26期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累计400余名数字人才获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获得“001号”证书的是南开大学2024届本科生李欣,通过68个学时、历时两个多月的培训课程,经理论和实操考核合格后方取得人工智能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具有较高的含金量。李欣表示:“证书不仅是对专业能力的官方认可,更让我的职业规划有了明确方向,增强了就业综合竞争力。”

  人工智能专业具备典型的通用技术特征,能够作为一种“工具”在几乎所有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市人社局充分发挥南开大学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载体作用,主动对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探索构建“人才培养-等级认证-保障激励-就业服务”全链条培育体系。

  培育项目依托南开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优势,由8名计算机学院优秀教师领衔授课,紧扣国家标准,利用理论和实操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确保学员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平台设计与应用等核心技能上获得全面提升。来自天津商业大学的学员甘洪福感慨:“系统化的培训让我在数据分析和AI模型构建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为我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让专业围着产业转,把学科链建在产业链上,让部分合作企业深度参与课程设计、实训指导,实现产教融合双向奔赴、无缝衔接,可以培养出更加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南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林锴介绍,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或社会人员均可报名参加该项目的培训和考核,“目前南开大学已培训了人工智能专业技术人员近百人,计划每年培养千名人工智能、大数据、密码工程、数据安全等职业领域初、中、高级专业人才,为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输送高水平数字技术人才。”

  据介绍,我市在全国率先设立了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评委会,出台了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评价标准。此次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考核评价的组织实施,拓宽了我市人工智能领域评价渠道,取得初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35名学员,同时获得助理工程师职称,打通了学员“等级认证”与“职称晋升”的双向通道。

  天津是直辖市,中国的头部城市,尽管这几年经济增长的脚步放缓了,但蹲下是为了更高的跃起,城市底蕴,绝不是那几个网红城市可以比的!

  天津再一次成为全国焦点!创新举措值得点赞,期待更多城市跟进,让我们一起见证更多辉煌时刻!转发支持!

  7月7日下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数千台汽车整齐列阵,集结在小漠国际物流港。汽车运输滚装船比亚迪“深圳号”靠港,该船总长219.9米,可装载9200辆汽车。“深圳号”于今年4月27日从江苏首次启航,搭载7000多辆新能源汽车前往巴西,完成航程后回国。

  7月7日,记者从事发地辖区派出所了解到,双方确实就此事发生纠纷,目前双方经协商达成一致,但具体协议内容未公开。

  极目新闻记者 杜光然7月8日,南京江宁警方发布通报称,焦某某(男,38岁,外省来宁人员)假扮女性,相约与多名男性发生性行为,并偷拍视频在互联网传播。网传南京60岁大叔男扮女装及与千余人发生亲密行为信息不实。目前,焦某某因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被江宁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贫困生照片露出豪华装修?学校提供男孩家中照片辟谣:他母亲独自带3个孩子 暑假在舅舅家,谣言对孩子伤害很大

  大理一幼童躺街上被快递货车碾压身亡,目前正在责任认定中7月2日晚,云南大理市大展屯综合市场附近发生一起车祸,一辆快递派件货车左转时后轮碾压到一名躺在地上玩耍的幼童。幼童母亲工作的店铺一女士称,孩子母亲没来上班,其有两个孩子。

  近日,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一老师因三名学生未填报北大清华,选择其他名校而解散班级微信群,网传聊天记录引发热议。网传聊天截图网传图片显示,该老师在群内表示三名学生不听学校、老师、家长劝告“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将我们所有的感情都化整为零”。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7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于淼 通讯员 文杨 罗行)近日,省交通运输厅发布G9907浏阳沙市至宁乡高速公路(长沙北横高速)特许经营者招标公告。(图源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官网。)公告信息显示,该项目为新建收费公路项目,项目估算总投资约213.12亿元。

  新华社纽约7月7日消息,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7日下午在记者会上证实,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签署行政令,延长“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将实施时间从7月9日推迟到8月1日。

  “很多人问我,40年的走南闯北为了什么?我想说,为了我的教育梦想——让每一个乡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于我而言,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多年来的执着和坚守……”7月4日,陕西师范大学李森教授面对现场观众深情讲述了自己不忘教育初心、矢志培养好老师的育人故事。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