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yǒu)的(de)放(fàng)矢(shǐ)可以这样解读吗?
时间:2024-09-04 21:20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近期,此前表现一向稳健的债券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打破了不少“债基收蛋人”的安稳好日子。

  除了底层资产的质地优良外,货币基金普遍采用的“摊余成本法”或许也是其整体收益表现持续稳定的关键因素。

  “摊余成本法”和“市值法”其实也正是目前债基主要采用的两大类估值方式,TA俩到底有啥不同?我们不妨分别来看一看~

  假设债基A只投资了一只期限为一年期的债券M,投资金额为20万元,年利率为3.65%,到期本息合计为207300元。

  如果债基A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那么不管这一年时间中债市如何波动,只要债券M没有实质性违约,其每天都能获得7300 /365 =20元收益。

  当然,在实际的投资中还需要考虑买入折溢价、实际利率等因素,情况会更复杂,因此摊余成本法也并不完全意味着“保本”哦。

  如果上述例子中的债基A改为采用市值法估值,那么当债券M在市场上价格上涨时,债基A的净值也会上涨;反之,债基净值也会跟跌。

  对比两大估值方法后,可以发现——相比于摊余成本法,采用市值法估值后,净值波动会相对更大一些,对应到投资体验上,自然也是摊余成本法更舒适。

  对基金经理而言,由于摊余成本法的投资组合采用持有到期的策略,需满足所投债券到期日(回售日)不得晚于封闭期到期日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可投债券的剩余期限和调整组合久期的灵活度。

  综合来看,两大估值法各有千秋。采用市值法估值的债基的潜在收益会更高些,但同时也伴随着更大的净值波动;而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债基虽然牺牲了部分流动性和高收益的可能性,却提供了一种更为平稳的投资体验。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