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jiāo)生(shēng)惯(guàn)养(yǎng)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时间:2024-11-15 19:23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庐江县冶父山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通过建立“党建+红管事”治理模式、打造“管家式”服务、激活群眾自治热情,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裡”,形成了具有冶父山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冶父山镇以健全强化组织链条為切入点,创新推出“党建+红管事”基层治理模式,在各村建立分片小组共119个,深入挖掘村内“五老”人员成為“红管事”,并採取“组织审核、大会表决、一年一聘”的方式选出“红管事”组长、副组长。“党建+红管事”治理模式在冶父山镇铺开以来,共解决乡村道路安全隐患、农田撂荒、三轮电动车危险载人等群眾关切的“关键小事”300余件。

  冶父山镇以及时响应群眾呼声為出发点,建立各村“亮单”、群眾“点单”、管事“接单”机制,配套推出“五亮”机制,在各村党群服务中心外墙“亮身份、亮范围、亮职责、亮程序、亮工作”,以便群眾按需“点单”,让群眾找得到服务人员,看得懂办事流程,办得成急难愁盼。将“党建+红管事”治理模式与“板凳会”机制有机结合,搭建“板凳”解纷平台,通过“面对面说”处理矛盾,“肩并肩坐”化解纠纷,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冶父山镇“红管事”队伍建立以来,共举办元宵节、端午节等主题文化活动19次,调解处理群眾纠纷60余起。

  冶父山镇以点燃群眾自治热情為落脚点,鼓励群眾积极参与基层治理,通过群眾说事、管事帮事、齐心办事聚集基层治理之力,提升群眾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参与度、荣誉感。引导“红管事”在日常工作中挖掘乡村人才,将党员、乡贤、致富能人等充实到基层治理队伍中,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实现人人都是“大队书记”。同时,针对问题突出的基层工作,将村干部代為整改变為“红管事”教育引导﹔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以鼓励其自立自强代替“红管事”一揽包办。(储昕怡、陈之澍 文/图)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