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济弱扶倾(jì ruò fú qīng)背后真相是什么?
时间:2025-03-17 19:45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深圳商报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粤消宣)3月14日,广东省消委会发布《2024年度广东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其中一则是深圳市、光明区两级消委会联手为消费者追回近千万元巨额房款。

  2022年6月,张先生与某房地产公司就购房事宜签署了房地产认购书,并支付30万元定金、790万元首期款,约定5日内签署买卖合同,若公司违约则双倍返还定金。后因房地产公司的原因,双方一直没有签订正式买卖合同。消费者多次请求解除合同,并返还本金、双倍定金及资金占用利息,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遂向当地消委会求助。深圳市、光明区两级消委会接诉后,通过现场调解、公开约谈等方式多次沟通,最终促使该公司退还消费者本金820万元,另根据定金罚则和资金占用情况赔付约150万元。

  省消委会指出,本案中,消费者与房地产公司签订的认购书属于《民法典》规定的预约合同,具有法定约束力,双方均需如约履行义务。但房地产公司不仅未能履行正式签订买卖合同的义务,对于后续责任的承担也一直采取回避态度,致使合同目的迟迟不能实现。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消费者依法享有合同解除权,并可要求对方承担双倍返还定金的违约责任。此外,根据最高法关于民法典合同编的司法解释,消费者有权同时请求对方支付首期款的资金占用费。此案的圆满解决得益于市、区消委会的紧密合作,通过及时调解与高效的公开约谈措施,帮助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切实捍卫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十大典型案例还包括美容院诱导高额消费,六旬老人花光百万存款;海鲜称重藏猫腻,“胶袋刺客”被制止;植发感染现危险,消费者人身安全应受保障;“先享后付”有陷阱,越界行为要谴责;加油站停业失联引群诉,消委会多措并举平事态;跨境购药起风波,两地联动化矛盾;汽车保养遇天灾受损,商家保管不当承担责任;跑路失联惹众怒,支持诉讼帮维权;免费噱头引人眼球,虚假宣传涉嫌欺诈。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