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公告具体情况是什么?
时间:2023-06-02 07:17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日本可以说不》是1989年出版的,作者是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右翼党魁石原慎太郎。《中国可以说不》是1996年出版的,作者宋强等人,后来还出了一系列这种风格的书。

  这两本书出版时在本国和国际上都引发了追捧和争论。日本这本据说在美国出版时盛田昭夫还删去了自己的作者名字,为的是怕影响索尼在美国的销售。这体现出了当年日本人,至少是日本商人的心态,既想反抗美国,也认为自己能对抗美国,但又怕引发美国的报复。

  中国的这本书影响也大,当年的热血青年们如果没看过的话都不好意思跟小伙伴打招呼了,天儿都没法聊。但这本书据说一度被禁,体现了中国高层的韬光隐晦,也体现了民间的草莽爱国精神。

  中国的不提了,敏感,只说日本的“可以说不”吧。为什么会有这本书出现?因为当年日本的制造业与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时期,“广场协议”造成的日元升值不仅没有打垮日本,反而让他们的本币值钱了,可以拿着钱去全世界扫货,一度快买下半个美国了。

  其他的东南亚各国更是日本人的天下,到处都有他们的投资。之所以有“日本之外还有一个日本”,其实就是80年代后期的日元投资所奠定的基础。而且当时日本输出的只是低端生产区,技术级别的仍然牢牢掌控在本土。

  所以当时的日本人膨胀了,觉得自己再一次站到了世界的巅峰,天下无敌。所以当时无论是政界还是民间都民族自豪情绪爆棚,靠强大的日元和科技就可以横扫天下了。

  当时的日本人为什么会买遍全球?就是因为日元升值了啊。以前买1万美元的商品要花250万日元,而升值之后只需要120万日元了,相当于自己什么都没干,但能换回更多的商品,那谁不疯狂购物啊,一直有钱一直爽。

  而且不光是商品奢侈品,更重要的资源。要知道日本是个被上帝诅咒的国家,几乎是什么大宗资源都没有,全部原料都需要进口。那日元升值之后虽然意味着出口商品会涨价,但原料也可以低价购买了啊。所以日本不仅没吃什么亏,而且还疯狂囤积煤炭金属等资源,同样是有钱就是爽,买买买。

  人穷气短,说出的话也就没人爱搭理。而只要有了钱,连放屁都自带伦敦腔儿,倍儿有面子,还肯定有拍马屁的来当翻译,说从中能听出嘟噜屁的哲理。

  于是日本人的自信心爆棚,一切都要争当世界第一,做不到就是政府无能,企业无能。那段时间,日本的国民沉浸在领导世界,至少是领导亚洲的虚幻之中。当然也未必是虚幻,他们的经济确实太强了。

  当时,只要日本人发现还有的行业或产品不是世界第一,那立刻就口诛笔伐,不再三天内成为第一就不行。汽车、芯片、核能,甚至是马桶,只要你能想到的,日本都永远争第一。日本料理也是那会儿真正走向世界的,成了高档饮食的代名词,而在此之前却总被嘲笑粗鄙。

  这就跟英国牛排似的,在英国没崛起之前这带血的玩意儿就是蛮族才吃的,高贵的法国宫廷大餐何时有过这玩意儿。但等英国有钱之后就不同了,茹毛饮血也就成了高贵的象征。

  日本人当时就享受到了这种有钱一切都对的尊贵,连挥霍乱花都觉得是大国公民应有的风范,是为国争光,拿钱砸死那些外国佬。

  但是,如果日本只是在制造业和消费上闹腾也还无所谓,但他们为了要体现出日元成为强势国际货币的地位,金融创新也要成为世界第一。在此之前日本人对金融是很保守的,除了银行存款,根本看不上各种金融手段,认为都是不务正业的忽悠骗局。

  但是在日元升值后不同了,日本人感觉到了金融手段的强大,能在翻云覆雨之间就让财富翻倍的增长,那还干什么实体啊,炒作吧,炒股炒房炒艺术品炒地皮,只要能炒的就能发财,日本天下第一。

  之后的事情就谁都知道了,日本陷入全民癫狂。制造业只要能转移的就转移,什么核心技术都那么回事儿了。在日本人心中,只要得到了金融霸权,那全世界就都是自己的,这世界上还有比钱生钱更发财的吗?

  我问过好几个日本老人了,他们都说在那个年代的日本人是最自信最爱国的。国家确实强大,国民也认为无所不能。当年他们已经敢肆无忌惮的嘲笑美国人了,对于其他国家更是不屑一顾。

  某些事情不聊了,说出了挺伤人的。反正后来就是“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很多人都说是美国用“广场协议”坑了日本,其实扯淡,这些东西都是外因,根子还在日本自己。还是红楼梦里探春小姐说得对:大家族从外边是一时杀不死的,只有内乱才能真正一败涂地。

  上帝让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日本当年从上到下的疯狂是今天的日本人无法想象的,而就是当年的疯狂透支了日本30年的国运。之后的这些年,日本一次次的错过大趋势,把国家失败这件事儿发挥的太成功了。

  没想表达什么,只是想起了日本人当年的世界第一梦想,一切都要当第一,生生的把日本逼成了第一个从现代发达国家走向衰败的典型。还想起了一句话,任何国家本来都是理性的,但民粹却能把任何国家逼向癫狂……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