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餐桌为舞台,以百县千碗菜为媒介,讲述稻鱼化身的海外游子从穷乡僻壤的稻田里出发,历经艰辛出国创业及功成名就后报效桑梓的华侨故事。让我们一起通过青田老家的味道,领略那山、那水、那稻、那鱼的青田华侨史画卷,解读青田游子艰辛创业史。
无论是穷苦年代奔赴海外做劳工,还是奋斗时代大浪淘沙敢为人先的青田人,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热血拼搏的精神是对他们最真实的写照。白手起家、蒸蒸日上、历经艰辛终于鸿运当头、金鸡报晓获得成功。
妈妈烧的黄焖田鱼是老家的味道,是游子对家乡挥之不去的念想。创业天下家在青田,少年褪去青涩化茧成蝶,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报效桑梓。
稻田如祖国,鱼如海外游子,归国欢聚一堂报效桑梓,就是稻鱼共生的另一重文化基因所在, 它深深镌刻进每一个青田华侨的血脉里,300年不曾断绝,由此书写了青田华侨的动人史诗。青田华侨在以“国”为“大家”的历史光辉的底色上,绘就了如今“小家”的阖家欢乐、天伦之乐的美好图景。
每一位游子心中,都装着一个祖国母亲。一方中国印,浓浓中国情。游子在异乡,心装中国梦;走遍全世界,更爱大中国。一杯忆苦思甜饮(浓缩咖啡espresso)是那山、那稻、那水、那鱼、那一口老家的味道...... 是游子心中魂牵梦萦的故乡。
青田的稻与鱼孕育了世代青田人,至宋朝起1200多年来,青田依然完整保存着“田面种稻,水体养鱼,鱼粪肥田,稻鱼共生”。这种生态平衡的耕作方式,这是千百年来青田艰苦岁月的见证,更是青田人在外最割舍不了的乡愁记忆,在海外的青田人虽处异国他乡,但难改家乡的饮食习惯。
今天我们将青田老家味道汇集于一桌宴席,“一道道乡土美食一个个乡愁记忆”串联成一部华侨史,给到远道而来的您。
餐桌微景观是青田“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环境和“世界农遗稻鱼共生系统”的农业特色文化的美学展示,呈现出美好的古早田园生活;梯田、稻谷、田鱼、民居、河流……整体表达了那段清苦岁月里简单、静谧美好的生活画面。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