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为方便科研人员全面快捷了解院级科技专项信息并进行项目申报等相关操作,特搭建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了解科技专项更多内容,请点击进入→
全球首台20MW级蒸发冷却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成功下线MWh全钒液流电池共享储能电站正式投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这里海拔4400多米,有大大小小的湖泊,形态各异的冰蚀岩盆,看似荒凉,但在守望者眼中,却魅力无穷——
天穹下,1.36平方公里范围内,数千个探测器、望远镜构成整齐的阵列。携带宇宙起源、天体演化等重要信息的宇宙高能粒子来到这里,就会被“拉索”捕获。
“等它们仰头朝天,‘光’就会打到里面的反射镜上,数据被获取后,很快就能传到北京去。”四郎达珠口中的“光”,就是宇宙线。
作为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宇宙线观测站,“拉索”建设没有任何成熟的标准可供借鉴,科研人员全程参与了“拉索”的生产、安装等环节,连给机器拧螺丝,也是他们亲手完成的。
每当“拉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科学家都会和四郎达珠一起分享喜悦。春节假期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也在北京、成都等地,通过自动化观测手段,和四郎达珠共同在岗值守。
在四川稻城县海子山,有一座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名叫“拉索”。这里海拔4400多米,有大大小小的湖泊,形态各异的冰蚀岩盆,看似荒凉,但在守望者眼中,却魅力无穷——天穹下,1.36平方公里范围内,数千个探测器、望远镜构成整齐的阵列。携带宇宙起源、天体演化等重要信息的宇宙高能粒子来到这里,就会被“拉索”捕获。四郎达珠是观测站的运维人员,负责18台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的日常维护,今年春节坚守在这里。“等它们仰头朝天,‘光’就会打到里面的反射镜上,数据被获取后,很快就能传到北京去。”四郎达珠口中的“光”,就是宇宙线。作为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宇宙线观测站,“拉索”建设没有任何成熟的标准可供借鉴,科研人员全程参与了“拉索”的生产、安装等环节,连给机器拧螺丝,也是他们亲手完成的。每当“拉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科学家都会和四郎达珠一起分享喜悦。春节假期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也在北京、成都等地,通过自动化观测手段,和四郎达珠共同在岗值守。“能参与‘拉索’这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很幸运。”四郎达珠满脸自豪。(原载于《人民日报》 2025-01-31 01版)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