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社交软件,搜索“杭州 集章”,能有数百条各式各样的集章图鉴,一不小心就能撩动“前往打卡”的小心思。
而其中,最吸引人的当属潮新闻推出的“打卡杭州 潮玩亚运”活动,通过宝藏游玩路线、玩梗卖萌印章,“网”力全开。
亚运期间,某社交软件上“打卡杭州 潮玩亚运”相关主题内容达上百篇,带“潮新闻”话题的打卡集章活动浏览量达55.2万。
有不少博主发博称:自己是奔着打卡去的,却被这条路上各式“宝藏小店”、各种小巧思设计所吸引,“这是每个来到杭州的人,必不可少的打卡地之一。”
不仅仅是游客们,这个假期得空走出家门的居民也发现,这条路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更雅韵,更烟火,更好逛了!”
“如果说中山南路和中山中路,展现的是南宋御街的历史韵味的话,那中山北路就是宋韵到现代甚至未来的延伸。”中山北路提升改造工程的设计师告诉记者,整条街区都是围绕着“宋韵新颜,中北印象”的主题进行打造的。
在百井坊巷入口,一个巨型立体艺术装置成为过路人的焦点。“百井坊巷,顾名思义它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井,从吴越国的钱王井至今,可以说已经是杭州的历史承载物之一。”设计师表示,艺术装置上,以“井”元素为主题,添加了各种生活气息浓厚的物件,“这些都是由中国美院的老师亲自绘制,在丰富了街区艺术感的同时,也融入街区,成为街区文化和生活的一部分。”
“在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中北广场的树,树枝都垂到了地面,各种植被很是茂密,整个广场显得很封闭,来玩的人也少。”在提升改造中,对四周的树木进行了修缮,并更换了一些过于茂盛的植被,让整个广场“透”了出来。此外,在广场的花坛上,还增加了不少休憩用的座椅,方便居民休息。
红跑车门口的环形休憩场地,灯箱上绘制的落叶……在添一张凳、画一片叶、修一棵树的不经意之间,中山北路就完成了蜕变。
在庆春路中山北路路口,一个巨大的“中山北”标志竖立于此,在它的四周地面,还刻画有中山北路沿途街巷。
“其实在初期的设计中,我们有考虑是否对街区所有的招牌进行统一设计、统一更换,但经过实地走访之后,被我们否决了。”设计师觉得,多元而富有烟火气,这是中山北路区别于延安路、武林路的独有特质。
“尤其是在晚上,从街区看,整个街道很静谧,像一条生活小区的巷子,但走进了,每家店里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所以,街区的整体设计上,采用了木色以及较深的暖色,配上相对小一些的字体大小,“其实从路人的角度来说,大的字看得更费劲,有的时候通过明暗对比,招牌更显眼。”
比如,街区上有一家蔬果店,原来是一块大红底色的店招,店名几乎塞满了整个店招,“它的上面还有一个店面的巨字招牌,迭加在一起,你可以想象下。”
在后续改造,红色的店名配上白色的底,店名也只占用了十分之一的区域,整个留白反而突出了店名,晚上也很清楚。
“我们也给管理方提供了店招的基本设计思路,保证在未来的运营中,不会因为店铺的更迭,而导致失序。”设计师期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游客和市民,来到中山北路,品味它独有的烟火宋韵。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