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7180家
时间:2024-01-23 19:55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苏国斌在1月22日举行的北京市两会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7180家,其中国家级“小巨人”企业795家,“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列全国各城市之首。

  苏国斌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围绕“培育、服务、提升”三个方面,全周期、立体化打造专精特新首善之都。北京专精特新企业整体呈现“高精尖、高成长、高质量、科技创新强、独门绝技强”的“三高两强”发展特征。

  北京坚持“强增量、稳存量”,按照敞口申报、线上办理、季度评审、达标即享的原则,最大范围吸纳优质中小企业入群归队。构筑“蓄水池”,发掘“潜力股”,培养“尖子生”,建立滚动发展、靶向培育机制,不断完善“金字塔型”梯度培育格局。相比2021年末,北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5374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新增538家。

  北京坚持“强服务、创品牌”,出台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实施十大强企行动激发专精特新企业活力等一揽子专属政策,围绕创新、融资、上市、人才等方面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速成长。

  北京坚持“强赋能、提质效”,加强与龙头企业、高校、交易所、媒体、银行等各类市场主体的联动协作,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痛点,不断完善产业、研发、资本、宣传、信贷等全要素资源保障体系,助力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步入发展“快车道”。150家专精特新企业已在境内外上市,合计市值超万亿元。

  北京通过推进“融通入链”行动,92家专精特新企业、28家“小巨人”企业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实施“挂牌倍增”行动,全国首批设立专精特新专板,助力北京中科仙络公司成为全国首家通过“绿色通道”审查机制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开展“千亿畅融”行动,“专精特新贷”产品惠及企业超4000家,落地融资金额超1600亿元,节约融资成本超5亿元;启动“数智转型”行动,支持551家专精特新企业大幅度提升数字化水平,发挥示范效应,推动昌平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苏国斌表示,下一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聚焦专精特新企业“融资贵、上市难、人才少”等核心问题,在政策制定上下功夫、在培育发展上抓实效、在服务质效上求结果,拿出更大的力度,汇聚更多的资源,全力推动实现2024年北京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超一万家,营收规模超一万亿元的年度目标。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