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用真招纾困解难以实招增强信心
时间:2024-09-10 07:21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转眼间,9月已过去将近三分之一,冲刺三季度到了关键期,实现全年目标任务进入攻坚期。“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成都正把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作为第一位任务,狠抓工业稳增长,跑出项目加速度。

  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如何真正与企业站在一起?上周,成都各区(市)县深入产业园区、工业企业,以企业视角,急企业所急,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难题。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如何实现与企业想到一处?连日来,成都各职能部门组成“企业服务团”走进车间、工地一线,“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实打实协调解决企业问题。

  实际操作中,如何确保真正提供有力支撑而不是添麻烦,真正凝聚发展动力而不是走形式,真正增强企业信心而不是耍花活?

  加强市场对接,是成都工业企业的共同诉求,怎样加强与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也是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上周,青羊区在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座谈交流会;而在四川合纵药易购医药股份公司温江基地,一场专场对接活动也在举行……每一场活动都在聚焦上下游、关注产业链,既在处理一家企业的问题,也在解决一批企业的难题。

  重点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重点园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重大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成都正以工业为切入点,锚定目标、锁定方向、全力以赴。四川天府新区三天内走访调研了30余家重点企业,成都东部新区深入走访调研了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正快速推进……搭建工作专班、开展“一对一”解答、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抓重点的背后,是对企业的用心,对园区的真心,对项目的诚心。

  为了切实提高效率,项目推进会可以开到生产一线。在“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成都市工业竣工项目达产推进暨供需对接现场会上,55户企业参加工业产品供需对接,推荐产品60余种,签约企业总数达到21户。

  因为感受到了真诚,企业表示“非常满意!”和天创公司曾被“工业上楼”论证问题困扰,公司董事长便向金牛区高新园区管委会招引落建专班反映问题。没想到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只用了几天时间。

  企业的问题都是制约发展的大问题,从企业关心关切的问题出发,站在“用户”角度,坚持换位思考,才能不断增强市场主体信心和获得感。成都,用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不断增强发展信心,着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