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十强省又变了
时间:2025-04-16 15:39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中国进行第五次经济普查后,全国GDP大幅调增3.4万亿,14省遭遇“挤水分”,这一次全部调增。

  与此同时,过去一年,外界大环境日趋复杂严峻,内部有效需求不足,房地产仍在深度调整,加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火如荼,省域经济出现明显分化。

  考虑到五经普带来的调整,加上各省经济面临不同的压力,省域GDP增速开始分化,区域经济版图再次重构。

  粤苏之间,除了GDP总量最为接近,税收净上缴、养老金净贡献、出生人口等核心指标仍旧相距甚远,可参阅《经济第一大省,定了》一文。

  在最新2035规划中,山东获得“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工业基地”,无论对于缩小南北差距还是区域协调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借助新能源汽车陆续投产,河南经济实现强劲反弹,但仍落后四川1000亿元左右,未来几年,第五省之争仍将继续。

  湖北同样站上6万亿大关,并拉大与福建、湖南之间的领先优势,彻底摆脱了当年疫情带来的超预期冲击。

  过去一年,最大的变化当属上海赶超湖南,跃居第九,而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安徽,离前十仍有一步之遥,与上海的差距反而有所拉大。

  上海晋级的背后,正是第五次经济普查的结果。借助虚拟租金、第三产业调增的助力,上海GDP一跃迈过5万亿大关,成为全国首个5万亿城市。

  无独有偶,在十强省之外,同为五经普最大受益者的北京,GDP总量再次赶超河北,重回京津冀第一大省之位。

  上海、北京都是这一轮经济普查的最大受益者,调增幅度分别刚打14.2%、13.9%,彻底拉开与深圳、广州之间的距离。

  显然,作为直辖市和超级城市,京沪无论行政级别、国家定位还是政策优势、战略倾斜,均远超一般城市。

  上一个10年,西南赶超东北,堪称最受瞩目的经济现象。不仅黑龙江、吉林被一众西南省份赶超,就连“老大哥”辽宁,也一度被重庆、云南超越。

  要知道,高峰时期,辽宁一直都是名副其实的十强省,黑龙江也一度跻身十强之列,东北当时才是全国转移支付的重要贡献者。

  然而,在资源枯竭、重工业衰退、人口流失等共同影响之下,东北经济一度陷入停滞,时至今日仍没有一座万亿城市。

  数据显示,2024年辽宁省投资增速达5.3%,创十年来新高;其中,中央项目投资同比增速高达27.8%,连续第二年保持两位数增速。

  在全球化时代,我国对外交往的重心在于欧美,但随着世界形势发生变化,东盟、东北亚成了新的战略方向,与东盟毗邻的云南、广西,与东北亚毗邻的东北,成了最大受益者。

  去年虽然外贸增速有所回落,但黑龙江外贸总额创下历史新高,辽宁出口额也创下2014年以来的新高,一改当初长期低迷的处境。

  然而,山西未能守住20强大省,在2024年被内蒙古赶超,山西也成了唯一一个名义增速负增长的地区。

  同是资源型省份,同是能源大省,同样以煤炭为主要支柱产业,为何内蒙古与山西,经济走势出现明显分化?

  2024年内蒙古原煤产量12.97亿吨,跃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5.4%;同期山西原煤产量12.69亿吨,同比下降6.9%。

  煤炭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业,随着地缘政治、经济周期而剧烈波动。前两年俄乌冲突一度带动能源价格暴涨,内蒙古、山西同时受益,名义GDP一度大增两位数。

  作为老牌煤炭大省,山西受到安全监管加码、煤炭价格下调的影响更深,而内蒙古部分新发掘的煤矿正处于扩产阶段,此消彼长。

  另一方面,作为全国面积第三大的省份,内蒙古不仅有传统能源,更踩中了新能源的东风,经济多了新的增长极。

  且不说内蒙古传统资源不局限于原煤,不乏稀土、钢铁等加持,同时近年来构建了以光伏、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带动相关制造业的崛起。

  2024年,内蒙古规上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1%,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长42.4%,而全区新能源总装机及年内新增装机、新能源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

  与之对比,山西仍旧“一煤独大”,这些年重点培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仍未形成替代效应,而谋划布局的高速飞车、绿色氢能、量子信息、前沿材料暂未形成规模优势。

  跳出能源、资源依赖的“舒适区”并不容易,在争取国家战略和政策支持之外,山西更需要一场全面变革,参阅《这是全国最缺高铁的地方》一文。

  过去一年,内地31个省份中,有23个省份增速持平或高于全国增速,但只有8个省份完成了年初的既定目标。

  今年各地的增速目标又如何?光大证券统计,2025年有15个省市下调GDP目标,15个省市保持不变,只有天津从4.5%上调到5.0%。

  省市层面相对谨慎的背后,在于大环境出现了一些或短期或中长期的变化,前者指向的是经贸博弈,或者则是房地产调整与产业革命。

  特朗普上任伊始,就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关税,对中国加征10%关税。但在各国出招应对之下,美国已暂缓对加墨两国开征关税。

  美国本身面临“滞胀”风险,而制造大国开始全球布局,对于加征关税普遍强硬反制,关税威胁或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在刚过去的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6%,商品房销售面积9.7亿平方米,而高峰时期达到18亿平方米。

  在黄奇帆看来,中国房地产已经调整了将近4年,无论量价都已出现明显回落,2025年有望止跌回稳,形成未来发展新阶段的起点。

  不过,止跌回稳不等于开启新的上涨。大环境不同,经济周期不同,社会预期不同,历史不会再简单重复了。

  每一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都是区域经济洗牌的契机,从机械革命和信息革命无不如此,而这一次从新能源汽车到人工智能,同样如此。

  产业变革还在进行时,远未终结。即使进展最快的新能源汽车,淘汰赛仍在继续,谁能笑到最后,依旧悬而未决。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